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今年夏天为何这么热?高温天气还会持续下去吗? 正文
时间:2025-09-21 08:30:2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6月15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河南、安徽、湖北等地有高温。这是自6月7日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9天发布高温预警。截至6月14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达5至6天,有16个
6月15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夏天续下河南、为何温天安徽、热高湖北等地有高温。气还去
这是自6月7日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9天发布高温预警。夏天续下截至6月14日,为何温天河南、热高河北、气还去山东等地的今年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达5至6天,有16个国家气象站突破最高气温历史极值。夏天续下
多地高温频现的原因是什么?会带来哪些影响?高温天气还会持续下去吗?
阶段性大气环流异常是直接原因
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截至6月14日,热高我国22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气还去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近5年来全国历次高温天气过程第五强。
“阶段性大气环流异常是区域高温天气形成的直接原因。”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解释,我国东部地区的高温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暖高压的共同影响。在暖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不易成云致雨,同时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加热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自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已于2024年5月结束。今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前期明显下降。不过,其滞后性影响仍在持续。
“一般来讲,厄尔尼诺形成的次年,极端天气将会出现得更频繁。与2023年相比,2024年可能更热,极端天气出现次数或更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
相较于厄尔尼诺事件,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更为持续。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极端高温发生的气候背景。
今年夏天还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来我国高温天气已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等特点。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研究员翟建青介绍,全国区域高温天气过程首次发生日期,以每十年2.5天的速率提前。1981至1990年,高温天气过程平均最早发生在6月24日,2011至2020年则提前到6月7日;2023年5月28日出现当年首次区域高温过程,比常年偏早16天。
同时,全国区域高温过程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1981至1990年平均每年发生3.3次,2011至2020年增加至4.1次。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加4.8天。而且,平均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1981至1990年平均影响我国258个国家气象站,2011至2020年则平均影响我国328个国家气象站。
气象部门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夏末秋初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不过,郑志海认为,进入拉尼娜状态要到夏季后期,因此拉尼娜对我国今年夏季气温的影响相对不大,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会以偏高为主。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指出,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华南、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高温。
高温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影响不可忽视
持续高温下,一些健康风险需引起重视。
“高温天气加剧脆弱人群和户外劳动者健康风险,各地中暑和热射病事件增多,需做好户外出行、生产施工等保障措施,尤其是独居老人、长期慢性病患者、降温设施不足的低收入家庭和户外作业人员。”翟建青建议,老弱病幼人员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多饮水;户外工作者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作业,工作场所准备必要的饮料和防暑药品。此外,驾车出行注意防范高温爆胎等突发交通事件。
不仅仅是中暑,高温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据媒体报道,近期持续高温天气下,北京、天津等多地医院的心脑血管就诊患者有所增加。医生提醒,气温越高,引发脑出血的概率就越大。患有心脑血管病、“三高”以及熬夜和作息不规律的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
针对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日前,天津市气象台与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联合发布脑卒中气象风险橙色预警,提示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诱发脑卒中的气象风险高。河北省气象局发布中暑气象风险等级预报等产品,提醒公众关注高温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影响。
农业须关注高温干旱风险和病虫害防治
暑热高温还会影响农业生产。目前正值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大忙时节。专家指出,北方冬麦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利于小麦灌浆乳熟和成熟小麦机收晾晒;华北南部和黄淮大部气温偏高,土壤墒情持续偏差,对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和出苗不利。
中央气象台预测,未来几天,华北、黄淮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2摄氏度。高温将加快土壤失墒,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东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和南部、安徽北部等地玉米、大豆播种进度以及出苗生长遭受高温干旱灾害的风险较高,易导致缺苗断垄。
此外,还需注意病虫害。高温干旱利于蝗虫、蚜虫等喜旱害虫的繁殖和发展。水稻稻瘟病在适温、多雨、高湿的环境易发生。玉米叶斑病、水稻纹枯病、马铃薯晚疫病多喜凉爽高湿条件,多雨高湿而温度并不太高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棉铃虫会危害棉花、玉米、高粱等多种作物,高温多雨有利于棉铃虫害的发生,干旱少雨则不利于其发生。
目前,多地已采取应对措施。如河南省气象局开展大田调查和干土层观测,发布夏收夏种服务专报和全省陆表高温遥感监测产品,并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安徽、江苏等地气象部门每天滚动监测土壤墒情,预报预测农业气象干旱发展趋势。山东省气候中心加强干旱监测影响评估,组织开展森林火情遥感监测,并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会商。
专家呼吁,加快建设动态、快速、实时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高精度、无缝隙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和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和灾害风险区划,细化区域防灾减灾应对预案,提升灾害防御实效;优化空中云水资源利用,增强旱区人工增雨能力。
新派方便面,潮品牌!国圆吃面条手工面高品质大利润,助您抢占市场!2025-09-21 08:21
厦门临空经济片区伸出“橄榄枝”2025-09-21 07:51
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子为高速路桥“把脉问诊”2025-09-21 07:42
白色地板砖装修效果图大全2025-09-21 07:31
邓肯亲笔信:感恩拥有梦幻旅程 对一切感到敬畏2025-09-21 07:15
开拓者不执行埃泽利球队选项 本季因伤一场没打2025-09-21 06:59
三位一体,震撼升级!北京国际家居产业博览会 — 助力品牌企业产品首发和成长型企业孵化的全产业链平台2025-09-21 06:51
汉阴县举办乡村文化旅游人才讲解员首期技能培训班2025-09-21 06:19
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季度线上销量销额双第一 领先华为苹果2025-09-21 06:00
七大空间细节装修指南 要装修的你一定要看!2025-09-21 05:55
全国九县市“广州乡村画童美术馆”集中开工2025-09-21 08:11
备孕梦见疯子打我儿子2025-09-21 07:30
汉阴加快推进5000亩富硒水稻标准化基地建设2025-09-21 07:25
纪念开通运营17周年 厦门BRT推出系列活动2025-09-21 07:20
T2暗示《GTA6》不会再跳票 此前跳票是为了实现完美愿景2025-09-21 06:41
校准有“度”,品质无“忧” ——伟业计量标准物质为石油品质赋能2025-09-21 06:26
3.5亿乙肝患者福音!乙肝新药TAF 2个III期临床均获得成功2025-09-21 06:18
今日股市复盘总结 6月23日股市复盘行情2025-09-21 06:10
中世纪铁匠铺模拟经营游戏《铁匠大师》现已发售!2025-09-21 05:58
钧能达金属光泽度仪测试原理分析,企业新闻2025-09-21 05:46